蒸蛋糕的家庭做法,香甜鬆軟,不用打發蛋清,步驟簡單,一看就會

水蒸蛋糕

蒸蛋糕,家庭廚房的治癒小甜事

廚房飄著甜香的午後,你最想吃到什麼?

鬆軟不粘牙的蒸蛋糕,算不算其中一個答案?

從備料到出鍋,每一步都藏著小智慧

蒸蛋糕的魅力,在於"零門檻"。不用等烤箱預熱,不用打發蛋清累到手痠,有口蒸鍋就能搞定。但想做出蓬鬆柔軟的口感,細節可不少。

先說材料搭配。基礎款總離不開雞蛋、麵粉、糖,但"小心機"藏在配角里。有人愛加17克椰子粉,蒸好後帶著淡淡椰香;沒椰子粉的,用奶粉替代也成,奶味更濃郁;還有做法會滴幾滴檸檬汁,專門給雞蛋去腥,蒸完的蛋糕連蛋腥味都沒了。

打蛋液是第一步。四個雙黃蛋要攪散攪透,得花兩分鐘不停攪。別嫌麻煩——蛋液越細膩,和麵粉融合得越好。等蛋液變成均勻的液體,再倒入提前混合好的麵粉、泡打粉。泡打粉是關鍵,不用打發蛋清也能蓬鬆,全靠它在高溫蒸汽裡"發功",幫蛋糕"撐"起柔軟的身子。

攪拌手法有講究。倒麵粉要邊倒邊攪,別讓粉結成小疙瘩。攪到麵糊沒顆粒了,再倒15克油。油要和麵糊完全融合,這一步得耐心——油沒拌勻的話,蛋糕吃起來會發柴,像摻了沙子。看那麵糊從粗糙變光滑,掛在刮刀上能慢慢滑落,就說明攪好了。

裝模是門"技術活"。小容器提前抹層油,脫模時才不會"撕破臉"。麵糊裝九分滿最合適,留一分空間讓蛋糕"長個子"。愛吃果乾的撒把蔓越莓,喜歡脆感的加花生碎,甜香裡多了點"小驚喜",孩子咬到果乾時眼睛都會亮。

蒸的時間得"看容器下菜"。水開再上鍋,蒸汽足才能蓬得高。15分鐘是基礎,但小杯子可能12分鐘就夠,大碗得20分鐘。關火別急著開蓋,燜5分鐘讓蛋糕"緩口氣"——突然遇冷會塌陷,像洩了氣的氣球,前功盡棄。

鬆軟的不只是蛋糕,還有廚房的煙火氣

剛出鍋的蒸蛋糕,掀開蓋子那刻,甜香"撲"到鼻尖。用筷子輕輕一戳,軟fufu的能彈起來,比烤蛋糕更溼潤。孩子湊過來扒著碗邊,急得直跺腳:"媽媽,我要吃最上面那顆蔓越莓!"

其實蒸蛋糕的快樂,遠不止口感。半小時就能端上桌,廚房小白也能一次成功。失敗率低到"沒脾氣"——麵糊沒攪勻?大不了重新來;蒸的時間不夠?再補5分鐘就行。

有時候換點花樣,加勺煉乳更香甜,放片香蕉更清新。甚至用赤蘚糖醇代替白糖,控糖的長輩也能咬兩口。廚房的溫暖,不就藏在這些"可調整"的小細節裡嗎?

你最近有沒有特別饞的甜品?要不明天試試蒸蛋糕?記得裝模時抹層油,出鍋保證"滑溜溜"不粘碗!

延伸閱讀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